这书去年就买了,最近因为众所周知的原因才抽出来读,读完吓出一身冷汗……作者在本书自序及第十四章中,解释了书名的由来:当年海明威作为美国大兵参加了第一次世界大战,站在法国一边,战后定居在巴黎。一位比他年长的法国朋友跟他说:“你们这些去打过仗的年轻人,你们是失落的一代。”也可称为“迷惘的一代”。
但我想,东西方“失落的一代”最大的不同,就在于思考有没有缺位。书的扉页特别引了属于“这一代”的舒婷的诗,最后几句是“但是,我站起来了/站在广阔的地平线上/再没有人,没有任何手段/能把我重新推下去”。铿锵有力,但是,如果没有集体反思,只知道高唱“青春无悔”的话,该失落的依然失落,该迷惘的继续迷惘,而那只无形的大手,又将会把一个个“我”重新推下去。
经历过的,没经历过的,也许即将经历的,反思,就从读这本书开始。
主动问合作的先知书店,说这书还有。本来想写亲自篇书评,向朋友们介绍这本书,但因为我一向的懦弱,深知写了也可能发不出来,发出来应该很快也会被风吹走,所以只是随意扯几句,找合作方要了一篇现成的书评,让朋友们对这书有初步的理解,再决定要不要买。
——作家 余少镭
提起“失落的一代”,人们容易想到美国的“文化现象”——经历越战、水门事件后,无数美国人的“美国梦”被幻灭。于是,他们以失落取代信心,以垮掉对抗“伟光的现实”。然而,比起美国失落的一代,中国也有“失落的一代”。1968-1980年,一场上山下乡运动席卷全中国,不仅左右了1700万知识青年的命运,这群知青的命运更变相催生了辉煌又短暂的80年代,深刻影响中国今日之走向。但是,这场运动无论是来由、目的、结果,在今天,都在父辈心中被封存、被遗忘。甚至,很多年轻人还认为是某些人别有用心地夸大、加工了现实。然而,这场运动不仅是中国近现代史上绕不开的里程碑,更是一代人了解历史、一个国家反思“曾经走过的路”的关键。然而,由于“史料不易还原”、“话题讳莫如深”、“评价基于立场”等原因,市面上一直欠缺一部真正全方位、多角度还原这场“运动”的作品。为此,诚荐这本《失落的一代,中国的上山下乡运动 1968-1980》,并附上三大推荐理由:梁启超说,史家第一件道德,莫过于真实 。然而,市面上有关运动的陈述始终缺少公信力——而本书最大的特点即为真实。书中收集了大量知青们不愿讲、甚至永远不会讲的一手访谈;市面鲜见的一些海外学者的抽样调查;散落各地、甚至早已尘封大陆内部文件,还专门研究了中国台湾杂志中所有相关文章,最终获得一种纵观视角。对上山下乡运动,网上往往评价两级。然而,任何特定事件都不能只窥一隅,而应全面把握,审慎量度。好比,运动起源如今难以理解,但回归当年语境,却是种种谋划、权衡下最理性的决定。而书中,不仅囊括了不同目标人群对该运动的评价,更从经济、人口、政治、意识形态等维度厘清了这场运动的动机、手法,以及运动前后的种种印记,堪称史料最充分、论述最广泛、分析最深入的权威之作。◎法国汉学权威,“知青学研究第一人”30年大成之作本书作者为法国著名汉学家潘鸣啸先生。潘鸣啸先生在中国知名度不算高,然而,他却做到了中国最知名学者也难比肩之事——花去学术生涯中最黄金的三十年,持续研究地球另一端,看起来与自己切身利益毫不相关的人——知青们的命运,而这些研究成果,悉数记录本书之中。曾有读者说,本书虽然足够权威,却绝非为运动盖棺定论,如非要找出作者记下了什么不容置疑的东西,那就是一代付出了最大热情的国人,被失落了的记忆。在“知青精神”再度被讨论提及的当下,我们无疑需要更全面地找回这段记忆、更透彻地理解其全貌.....由于某种原因,本书多渠道停售,而我们深知本书价值,多方收集少数库存,长按下图,识别图中的二维码,即可抢先收藏:来源 | 转载自公众号:新现代聊斋,今日好书精选:《最后库存 |《失落的一代》:中国知青史集大成之作》
帝国的覆灭:大清国为什么会败给“小日本”?
残雪——她是在国外比莫言更出名的中国作家
俞可平:今天还想追求帝国梦,必将被世界和历史所抛弃
秦晖:那些最早认识西方的小人物
揭破伪史,还琦善、林则徐等人真面目
张宏杰:这是每一个中国人的“原罪”
老照片:70年代,在一代人身上留下了太多的记忆
当今的种种危机,实质都是思想的危机